甘肃丝路源洮砚厂欢迎您!
您有什么疑问,
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
电话:Tel:18693163846
  • 客服一
关闭在线客服
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

洮砚之中的情义

发布时间:2013年09月11日 浏览次数:
       高洪波

  从此知道了洮砚,也知道了远在天涯海角,有一位老诗人兼藏砚家在企盼着一方冰冷的石头。好像寻找洮砚注定要成为我的一种义务。

  (高洪波,著名作家、诗人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、《诗刊》主编。著有50余部文学作品。)

  文房四宝,砚为其一。

  四大名砚,继端、歙、鲁砚之外,又数洮砚。洮砚产地在古洮州,即今日甘肃省的临潭县,据说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,极不易得到。

  据说,又一个据说,洮砚分为两色:绿洮与红洮。绿砚为洮砚之主色,讲究的是“绿如蓝,润如玉”。红洮则纯净甘润,别有一番韵致。

  三年前我对砚台一无所知,但无意中获得几方,内有端、歙、易水诸砚,遂开始琢磨中国的砚文化。没等琢磨出什么名堂,忽有一次遇到一批台湾诗人,内中有老诗人商禽,商禽又名罗砚您瞅他起的名字。见面时商禽自我介绍:“奸商的商,禽兽的禽,好记。”继而逛武夷山和福州的花鸟市场,商禽把许多精力投放在搜寻砚台上。

  敢情他是一位藏砚家。

  分手时我们依依惜别,商禽说:“我存了几十方砚台,独独缺少洮砚,就是那种鸭头绿的砚台,有机会帮我一寻,听说洮砚在大西北。”

  从此知道了洮砚,也知道了远在天涯海角,有一位老诗人兼藏砚家在企盼着一方冰冷的石头。这石头上寄托着浓郁的文化气息,于杳杳中给人一种神奇玄妙的感觉,好像寻找洮砚注定要成为我的一种义务,为商禽,也为我自己。

  先是向来自甘肃的朋友们打听,一打听,砚就随人而至。原来洮砚如今大批生产,砚工们挑着担子在兰州街头出售,并不难觅。

  最先赠砚者为我的北大作家班学兄唐栋,他是资深的军旅小说家,幽默乐天的西北汉子。忽一日到北京开会,闲暇时拎一个包到我的办公室,把包往桌子上一放,唐栋松了一口气,说你的宝贝我给带来了。

  一层层的报纸裹住沉甸甸的砚体。迫不及待地开包,于是一方绿色的洮砚呈现在眼前:这砚台雕着一条狞猛的巨龙,蟠曲在砚首,墨池则被一块凸起的石盖遮住,掀起砚盖,小碗大小的墨池绿莹莹地发散出名砚的风韵。

  抚摸着心仪已久的洮砚,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。只是洮砚的刻工让人失望,这种失望感觉一如我在河北易县买易水砚,那易水砚刻工,除了龟便是龙,匠气十足,灵动气全无。而这方洮砚显见得是乡村匠人的手艺,狞猛的龙雕,昭示的不过是图腾的往昔辉煌,或许在旧时代属帝王的专利,如今却俗到了家。

  唐栋首赠洮砚,继而甘肃两位文友贺晓风、雷建政又各赠一方。建政的洮砚是自己背来北京,晓风则是我自己选自他兰州宅中。那一夜晓风邀我小叙,案头码放着四方洮砚让我挑选,结果我独独选中了他自己案头陈列使用的一方。这方洮砚石质细腻,砚盖摸上去如摸婴儿面,仿佛吹弹得破,所雕的龙亦不俗,仅一条,隐身入云,给人一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象。

  更主要的是这方洮砚体积不大,也就半尺见方,便于携带上飞机。

  雷建政赠的洮砚刻工略有不同,主题是龙凤呈祥,由于多了一只凤凰,给人一种男女平等的暗示,一龙一凤盘旋于一尺见方的砚首,也盘旋出制砚匠人们朴素的审美眼光。莫非洮砚全成了龙的传人么?这正是我受赠了三方洮砚之后所大惑不解的问题。

  其实不然。

  前几日我收到一封寄自甘肃天水的信函,写信人是从未谋面的朋友张士伟。为了我供职的杂志《中国作家》,士伟热诚地写过一些意见,荐过别人的文稿。他读过我的一些散文随笔,知道我对砚台的嗜好,故而随此信寄出了一方洮砚。士伟一笔不苟地写道:“给您的砚石,今日寄出,用了些泡沫塑板加固,估计不会损伤的。砚石很小,也不太贵,但它确是洮石,年代久了,很陈旧。据说此砚是左宗棠督甘肃时用过的云云,您且不必信这传说。”

  信与砚台几乎同时到达,方方正正的小木匣里,包容了士伟诚挚的情谊。

  果然是一方旧洮砚,而且造型不俗,砚盖为一枚带叶的西瓜,凹凸随形,颇有水灵灵的写意。瓜倒没什么,重要的是砚首中刻出两枚小瓜与一绺瓜蔓,一瓜显而一瓜隐,纹路清晰,摸上去腻不留指;在墨池的底部,也就是这方砚的最下方,不知名的匠人刻出了一只全须全尾的蝴蝶,仿佛这蝴蝶正准备歇翅于大瓜之上。瓜静,蝶动,匠心独具。

  砚呈浅绿,绿中隐然有黑色的水波纹,边角因年代久远而略有残损,无任何款识,故而证明不了这旧砚曾为左帅之物,但确系明清之际的东西。据《西清砚谱》记载,砚的造型中有献生瓜瓞的样品,叫“旧蕉白瓜瓞砚”,端砚中的名品,色净绿,斜带金线,墨池凹处,形如瓜悬.乾隆为此题铭文,大发了一番性相近习相远的议论。

  瓞,音“蝶”,小瓜之意。瓜绵瓞蔓,暗寓子孙昌盛,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祝福,虽不符现今中国国情,却属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件。

  甘肃盛产名瓜,去年我参加敦煌笔会,途经瓜州,现在是有名的扶贫地区安西,被遍地的白兰瓜、黄河蜜及大若枕头的西瓜们唬了一跳.那绝美绝甜的蜜瓜,五元钱可买一大网袋,五十多斤一车人吃了一路,到头来还剩一半。五元钱在北京,还买不到一瓶可口可乐!

  出此名瓜的甘肃,所产的名砚居然不见了瓜影,岂不是咄咄怪事和文化的误区?一味是龙和凤的组合,结果就是我最初的审美疲劳.如果不是士伟寄赠的这方瓜砚,我真的对洮砚产生了某种失望。

  洮砚曾引诱过大文豪苏东坡,他在黄庭坚赠的洮砚上兴致勃勃题铭:“洗之砺,发金铁。琢而泓,坚密泽。郡洮泯,至中国。弃于剑,参笔墨。岁丙寅,斗南北。归予者,黄鲁直。”

  洮砚原为磨刀剑的砺石,北宋以后才用以研墨,那个时代主要的写作工具是笔墨纸砚,从实用主义出发,人们一定如今日购买电脑般去琢磨一方好砚台,遂有了洮砚的名世。洮砚色多青绿,有“鸭头绿”“鹦哥绿”等名品,石上有天然黑色水纹者尤佳.所以这方古砚具备了上述诸多特点,置诸案头,不负友人寄自远方的厚爱。最后我还想补充一句:绿色的洮石上雕出瓜和蔓的造型,本身就是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组合,一如《西清砚谱》记载的那方绿端砚。

  由此可见凡进入档次的艺术家,即便是名不见经传的民间雕砚工匠,也是英雄所见略同,否则无法解释异代不同时亦不同地的两方瓜瓞砚台。

  因为远在甘肃临洮的砚工,当他凿琢这方精致的洮砚时,绝对是看不到珍藏于皇宫大内的“旧蕉白瓜瓞砚”的,我相信他凭的是一种直觉、艺术的直觉进行操作,或曰灵感。那么,顺手雕下的这只蝴蝶呢?莫非只是为了谐“瓞”的发音毕竟绿色蝴蝶极罕见。数百年后的猜测,唐突古人了。

  有一方洮砚,真好。

  不,少说了,四方。

Copyright (C) 2013 甘肃思路创意文化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技术支持:思路信息部
兰州办地址:兰州市城关区鼓楼巷街道206号;版权所有,违版必究;陇ICP备17001569号